第一篇:区教育系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教育战线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全面推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提高认识,做到“四个明确”
通过认真学习贯彻《若干意见》、《实施纲要》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使全区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切实做“四个明确”:
一是明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即: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时代精神,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明确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力军;
三是明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四是明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和措施,就是通过“十抓”(抓学习和调研,抓体制和机制,抓“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抓德育课程,抓教学改革,抓行为规范,抓社会实践活动,抓师德建设,抓班主任工作,抓与家庭、社区结合),整体推进,将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突出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将德育工作始终摆在教育和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以“创新素质实践行”为载体的学生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好这一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工程。每年寒暑假期,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围绕“在生活中学习、实践中进步、在社会中成长”这一主题,积极投身于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和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充分发挥道德实践活动体验、感情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建我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品牌。
二是完善德育“六有”基础创新建设,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要以德育“六有”(有德育意识、有内容序列、有活动基地、有工作队伍、有管理规范、有考评标准)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活动,使《守则》、《规范》在中小学生中能够入脑、入心、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道德与法制观念,提高他们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把《守则》、《规范》变成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自觉行动。
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德育新模式。把课堂教学作为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主阵地,加快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德育校本课程,有效利用、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把包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内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民主法制、科学精神等教育有机地统一于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之中,逐步形成区域性德育特点。
四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充分发挥“十佳”、“百优”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努力造就一支具有“爱生情怀、渊博常识、娴熟教艺、高尚人品”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制度,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通过良好的师德师风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五是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发挥校外德育资源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科技环保教育基地和劳动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建设,从而给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空间。
六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搞好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隐形教育功能,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优化学校教育环境与氛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全区中小学生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愉悦的学习环境。
七是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我们严格减负管理,同时,积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努力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轻松、和谐、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八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全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
(三)狠抓落实,完成“八项任务”
1.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了三项调研:一是全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二是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三是独生子女、农村“留守子女”和城镇流动儿童少年教育问题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强化措施。
2.组织开展“如何认识对待现在的学生的大讨论”。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我们怎样认识现在的学生”开放式调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开放式调查,举办好“师生关系论坛”征文、“师生关系论坛”演讲和辩论、“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等系列活动。
3.组织开展自我教育。每年暑假和秋季开学后,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为契机,组织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寻访革命英烈,传承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市民”、“手拉手,结对子”、“文明上网”和“安全防范教育”等自我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开展自我教育。
4.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每年九月是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我们组织全区中小学生通过演讲、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交流读书心得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国庆节,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主题队会、班会或团支部的活动。
5.培养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开展“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主题教育,评选和表彰一批优秀中小学德育课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德育先进集体,联合有关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6.加强学生德育实践活动,规范整合一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环保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它们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功能。
7.组织系列专项教育活动。主动协调社会各界、努力营造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在全区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校园评比活动、交通安全专项教育、禁毒知识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等专项活动。
8. 持之以恒地抓好留守、流动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组织老师们积极家访,摸清了底数;各校为他们建立了个 ……此处隐藏10174个字……规范的宣传和学习活动,加强一日常规管理,强化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营造文明向上的育人环境。
每学期初,我们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守则、规范活动月”活动,采取了守则、规范测试,课前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大力提倡宣传: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助人为乐、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坚决禁止:吵嘴斗殴,乱涂乱抛,偷窃,抽烟;明确文明学生标准:衣着整洁,举止文明,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生活俭朴,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同时结合评选“八荣之星“活动,大力促进《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落实工作,把“八荣之星”的评选条件公布给学生,让学生能自觉的结合守则、规范,以及评选条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人人争做“八荣之星”,使学生在互相竞争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环境育人的效能。
“校园文化”、“教室文化”有着潜在的育人效能,能引导学生自律,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促进其个性的发展。为此,我校以先进的文化占领每一块阵地,清除道德教育的死角,在班级的墙壁、校园教育的外侧墙壁书写校训、班训,图书角等位臵传达我校的静态文化;充分利用板报、班级板报、园地、广播等和“五个一”动态文化。“五个一”动态文化即:(1)每周赠学生一句格言,这一格言是国旗下讲话的题目,主讲人因此来展开讲,也是本周班会的主题,班主任以此来组织开展活动。格言包括惜时类、劝学类、人生类、感恩类、助人类等。全校师生明确重点,达成共识,全校上下一条心,
拧成一股绳,为实现这一目标,全体成员竭诚努力,身体力行,严于律己,与学校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取得了良好效果。
(2)每一周一则小故事。单纯的说教苍白无力,生动的故事魅力无穷,一则深入人心的故事常常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教育学生,改变学生,发人深省,催动学生奋进,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紧扣本周的活动主题,让学生自发的收集一部分好故事,安排专人精心准备,感情充沛,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听后组织学生潜心反思并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共话心得。使全体学生沉浸在感人的故事中,共享故事带来的精神财富,从而来对比自己的不足,逐渐提高自己
(3)每天进行一次庄严宣誓,让学生天天提醒自己,铭记自己的决心志向,每天学生进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誓。
誓言为:争做文明守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辉煌善友,我的责任,我坚信我能行,我努力,我成功!组织学生庄严肃立,举起右拳,异口同声,铮铮誓方,场面颇为壮观,能让学生带着这种激情和斗志投入到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愉快而充实的度过有意义的一天。
(4)每天组织跑一次步,课间操时间,学生按照“静、快、齐”的标准,迅速站好队,挺胸抬头,抖擞精神,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天空,不仅鼓舞了学生,增添了士气,也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力的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也起到敦促学生积极奋进的作用。
(5)每天唱一支歌。为了缓解学习的疲劳,组织学生齐唱节奏欢快,主题鲜明、奋发向上,优美动听的歌曲,既调节了学生的大脑,陶冶了情操,又焕发了人的精神,增添了新的活力,如《明天会更好》、《感恩的心》、《爱拼才会赢》等,使学生积极的、快乐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动态的文化更具生机活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保障,因此,动态的学校文化更能培育人,动、静结合的校园文化
在我校的未成年人思想建设教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抓好班会、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等重要的德育阵地,结合动态的校园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使学生懂得成人是成才、成功的前提和可能,促进了学校的精神面貌的整体提高。
4、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
我校针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特点,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加强了政教处、团委、门卫、学校、班级的值勤网络,严查强管,层层负责,并聘请法制校长多次到我校进行法制教育,协同派出所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取得了实效。同时结合“平安校园”工作,加强了校园周边的治安、交通、环境、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安全,确保了学生的安全。
5、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镇派出所积极配合学校,建立了完善的中学法制学校,由派出所所长任我校法制校长,每学期我们邀请法制校长到校做法制报告两次,法制校长每月到校办公一次,采用以案说法,剖析犯罪原因,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深受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欢迎,我校学生受教育率达100%,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近几年来,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积极配合政教处、团委会,以参观、讲座、报告会的形式,坚持长期性或结合时势,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教育活动,我们先后组织的活动有:
1、清明期间,多次组织全校师生去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进行祭扫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多次组织团员骨干及班级骨干参加“夕阳的幸福,源于朝阳的回报”活动,到敬老院慰问,送去我们的一片爱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思想”,
加强了“十心”教育,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3、组织校际“十心”主题班会,及“争做十心好少年”征文活动。
4、开展了“幸福中国”征文、演讲比赛。
5、开展了培养学生审美观为主的“文艺演出活动”。
6、组织原一二年级学生到校外教育阵地“看守则”参观并参加了由副市长赵彪同志参加的“销毁毒品”活动,对学生进行有力的禁毒教育,使学生懂得了毒品的危害性。
7、每年的6月我校利用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预防艾滋,珍爱生命”的系列校园卫生文化教育,经过活动向学生渗透艾滋病常识卫生常识及传染病预防知识,使学生的头脑更加清醒,充分认识到“传染病”的危害性。
四、综合治理,着力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校在完善各种体制的过程中,明确了岗位职责,后勤教辅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大增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以此为起点,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育“和谐、特色、发展”的校园文化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加大投入,完善校园设施。
几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投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硬化了校园,添臵了大车的教育教学设施。如添臵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卫生室等,新老三室均有大幅度的变化,校园环境不是花园恰似花园,学校的育人环境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说的容易,做起来却不轻松,今后我校将继续努力,把此项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强,力争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4年4月
文档为doc格式